出品丨搜狐财经
“鸭脖大王”绝味食品,竟然因为“藏钱”被ST了!
最近资本市场有个奇葩事:别的公司财务造假都是把收入做多,绝味食品却反其道而行——2017到2021年间这五年间,公司通过隐瞒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,累计少计营收7.24亿元。结果被罚850万,股票直接戴帽ST。
公司本身被罚款400万,董事长戴文军被罚200万元,财务总监彭才刚和董事会秘书彭刚毅分别被处以150万元和100万元罚款。
别的财务造假是把收入做大,来提振股价,那绝味为何选择少报收入呢?
对此外界也有很多猜测,有的认为是平滑利润的手段,装修收入是一次性进账的,如果全部在当年确认,会导致当年利润虚高,但后续几年对比之下就会显得增长乏力。把它隐藏起来,需要的时候再一点点释放,就能人为地熨平利润曲线,制造出业绩“稳步增长”的假象。
在少交税的同时,又能在未来骗过市场。
也有一种可能是,这笔资金用于加盟商管理中的非公开支出,如特殊地段装修补贴、隐性返利等,来维持加盟体系稳定。
由于资金仅由少数高管掌控,并没有纳入内控体系,资金流向缺乏监管,不排除存在个人挪用或违规支出的风险。
不过,这些都是猜测,具体原因还没有实锤。但有一点板上钉钉,就是财务造假。监管红线碰不得。
ST标识将使绝味食品面临融资渠道收窄、机构投资者减持、市场形象受损等多重挑战。
但其实,绝味的经营早已危机四伏。2025年上半年营收暴跌15%以上,净利润缩水40%以上,市值较高峰期蒸发超过500亿。
绝味食品主要依靠加盟店销售休闲卤制品,但是它的加盟店正在持续减少,门店一年半净减少超5000家。
其实不止绝味,整个卤味行业都面临增长困境。
从行业发展格局看,卤味赛道竞争激烈。曾经,绝味食品凭借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在卤味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但如今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。
以前满大街的绝味、周黑鸭,现在身边好多年轻人都在讨论王小卤的鸡爪,或者去盛香亭吃碗热卤。因为新一代消费者要的不仅仅是解馋,还要吃得有新意、吃得相对健康,传统高油高盐的 “重口味” 卤味产品现在反而成了需要升级的痛点,那么如何兼顾口味与健康营养成为卤味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。
合规底线不可逾越,绝味食品想要留住消费者,最终要靠产品价值与信任重建。
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